【工法】跟宏明建設一起前進日本第一線  抗震減災技術實地考察   

圖/感謝宏明建設陳啓明總經理(中)邀請我們一起到日本考察抗震技術。

台灣位處地震帶,每年光是大大小小地震平均就3萬多次,為了提升居住安全,在921大地震發生後,政府曾在2000 年修訂《建築基準法》,大幅提高了耐震設計要求,如今,新房子的設計不但必須考慮耐震力,很多開發商也會採用隔震、制震等工法來升級傳統的抗震建築。前陣子內湖的宏明建設邀請我們一同前往日本考察抗震技術,可以深入隔震、耐震兩大龍頭企業的工廠,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跟上!

【工法】跟宏明建設一起前進日本第一線  抗震減災技術實地考察

跟台灣同樣屬於地震帶的日本,在1923年發生過8.3級關東大地震,在當時造成 14 萬多人死亡。日本政府在1950 年修改《建築標準法》,要求建築物要必須能夠承受 7 級地震,又在1981 年的《新抗震建築標準修正案》調整規範為,發生 7 級地震時,建築物應只遭受輕微損壞。隨著法規修改,抗震工法也不斷進化,而日本人鑽研了一世紀的技術,也一直是台灣學習的對象。
 

LINE_ALBUM_日本部落文_240915_11.jpg
 
考察行的第一站來到日本重要文化財-東京車站,大家如果有來東京玩應該都會來到這裡,1914年開通的東京車站已經超過一百歲了,而且居然還在使用中。這棟老建築之所以可以歷久彌新,日本政府可是下了重本,在2012年就花了500億日圓維護,而且特別加做了隔震墊,整個工法超厲害,是把柱子切斷、整個建築抬高,然後再把隔震墊放進去。
 

【工法】跟宏明建設一起前進日本第一線  抗震減災技術實地考察

LINE_ALBUM_日本部落文_240915_32.jpg
 
 普利司通隔震墊在日本的市佔率是第一名,它的生產工廠就在東京近郊的橫濱,聽說我們的參訪是普利司通第一次開放給台灣媒體拍攝,真的覺得很榮幸。必須說日本的工廠真的是很嚴謹,從參觀前就必須簽保密協定,而且只能在指定區域拍攝。工廠裡有行人專用的人行道,我們觀察一整天,發現不管有沒有人,大家真的都會乖乖地走在人行道內!看的出來日本工廠的管理非常的嚴謹。
 

LINE_ALBUM_日本部落文_240915_30.jpg

LINE_ALBUM_日本部落文_240915_12.jpg

 先來說明一下「隔震」,「隔震」的做法是在建築物當中設置一層「隔震層」,然後把「隔震墊」加裝在結構柱與柱間。由高阻尼橡膠和鋼板一層又一層組成的「隔震墊」,在地震來的時候可以吸收地震位移能量,隔絕掉地震60-70%的晃動力,我們在現場體驗一台模擬9級強震的免震車,可以實際感受有沒有加「隔震層」體感的晃動幅度真的差很大。目前台灣真的很少建商願意使用隔震墊,因為成本造價真的很高,光一顆就要大概200-300萬,而且一棟建築一樓有幾根柱就要安裝幾顆,要投入這樣的成本的確不多,畢竟消費者看不見也摸不到。
 

LINE_ALBUM_日本部落文_240915_5.jpg
 
在東京參觀完普利司通隔震墊的工廠,我們搭上新幹線來到神戶-住友橡膠制震工廠的所在地。有在看房子的人應該都聽過「制震壁」這三個字,但是你知道它運作的原理是什麼嗎?「制震壁」是把「高阻尼橡膠」,透過「硫化接合」,將鋼板與高阻尼橡膠緊密結合,製成「制震壁」後加裝在建築上下樑柱之間牆壁間,當地震發生時,高阻尼橡膠會將動能轉成熱能,吸收地震能量,確保住家安全並延長建築壽命。

 LINE_ALBUM_日本部落文_240915_7.jpg
一棟建築需要使用多少制震壁需要經由結構技師計算,我們有問一個制震壁的單價大約25萬,如果是一棟20層樓的住宅,若每一層都有安裝的話,光制震設備建置成本就要多花4000多萬。

LINE_ALBUM_日本部落文_240915_17.jpg【工法】跟宏明建設一起前進日本第一線  抗震減災技術實地考察
 
考察行的最後一天我們一起參觀了阪神地震紀念中心,現場有一位高齡88歲的志工爺爺西雅一郎先生,是29年前「阪神大地震」的受災戶,那一場7.3級的強震,直接把他的家夷為平地。他跟我們分享地震發生的當下,因為太恐慌了,腦袋根本一片空白,萬幸的是他和家人都活了下來(當年有6434人罹難)。雖然保住性命,但是辛苦蓋好的房子倒了,活到近60歲又要重新再來,真的很辛苦。好險老爺爺很樂觀,後來又簡單重建了房子,還到阪神地震紀念中心當志工,宣導防災的重要性。

【工法】跟宏明建設一起前進日本第一線  抗震減災技術實地考察
 結束這次的考察,很感謝宏明建設邀請我們一起來到日本,聽總經理說,之後他們在內湖麗山國小附近新案要同時使用「普利司通隔震墊」跟「住友橡膠制震壁」,會是全台灣第一個隔震+制震的建築,耐震係數會到0.45G,當初宏明的董事長陳啓宏對建築的耐震設計就一直很堅持,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好好算過成本XDDD,就先預祝他們規劃順利囉~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2024 / Sep / 16

    人氣()